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已经进入了重要的招考阶段,无论是统招还是单位直招,考试都是不可避免的。文都公考小编为即将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们呈上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努力备考,轻松应考。

  一、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这个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1)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考的主要科目;

  (2)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自荐求官;

  (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3、科举制度的改革:宋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其次,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第三,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4、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

  (1)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2)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5、科举制度的废除: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二、科举制的程序

科举制

  注:1、与科举制相关的成语:金榜题名,一举成名,折桂,名落孙山,连中三元,三元及第,进士及第。

  2、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统称童试,即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皇帝派遣到各地的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3、科举的三级考试指的是乡试、会试、殿试。

  4、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5、金榜分三甲:一甲:状元(榜首),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别称“鼎甲”;

  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制的形成标志着我国选官制度的成熟,而且对我国后来的一系列人才选拔相关的制度等均有深远影响。

  更多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尽在文都公务员频道,这里有更前沿的考试资讯,更齐全的备考资料,更完善的考试题库,还有免费直播可以学习,记得收藏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