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报告对于一些考生来说还比较陌生,但是在已发布的党、人大、政府、司法、军队机关的公文处理规范中,都规定了这个文种。并且报告在申论考试贯彻执行题中也算是比较常见的。文都公考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报告的一些内容共考生们参考。

  一、基本概念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在《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般分为例行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

  二、报告特点

  1.内容的汇报性: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2.语言的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法。

  3.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领导提供依据, 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 属于单项行文。

  4.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 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 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5.双向的沟通性: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 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 了解下情, 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三、具体写法

  规范的内容包含: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日期

  1、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例如《XX市政府关于治理水质污染问题的报告》。

  2、主送机关:发文单位的直属上级领导机关。

  3、正文:与一般公文相同。包括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使用多的是导语式、提问式给个总概念或引起注意。主体主要是报告的具体内容,一般包含基本情况、意见等。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呈转报告的要写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

  4、最后写明发文机关和日期。

  四、参考例文

  ××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河水质污染问题的报告

  ××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转来××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河水质污染状况的报告,经市政府调查研究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