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中,推断下文题时有考查,题量不定,是一类能够快速解题且容易拿分的题型。而很多考生对此类题型均以关注尾句为主。殊不知,通过尾句只能解决大部分的题目,还有一些题型如果只关注尾句是没法正确的推断下文的。此时需要关注整个题干的行文脉络,通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来选出正确选项。

示例1、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涛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漂浮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A.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

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

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

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

【答案】D。解析:题干一开头就交代了一条河有两岸,然后介绍了西岸的一些情况,按照正常的行文脉络,接下来应该针对东岸展开描写。则可以直接锁定答案为D。

示例2、仅就使用成本而言,一枚1美元硬币的使用成本较一张1美元纸币的使用成本低。但如果用1美元硬币替换1美元纸币,需要制造比实际需求更多的硬币。举个例子,由于硬币不便携带,很多时候我们会将手头多出的硬币放入存钱罐中,而很少去花存钱罐里头的钱。由于大量硬币闲置,这就会导致央行需要大约多制造15%的硬币量来维持实际需要。

上述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硬币的单位制造成本较纸币低

B.由于需要制造更多硬币,所以使用纸币的总成本可能更低

C.硬币具有使用寿命长、后续成本低、磨损小等优点

D.1美元硬币的购买力低于1美元纸币是由于需要制造更多硬币

【答案】B。解析:题干一开头从使用成本来说明,同样的一美元硬币比纸币的使用成本更低。但是接着描述的内容为:如果使用硬币来替代纸币的话,由于硬币的闲置率更高,因此需要比实际情况多出15%才能够满足流通所需。通过行文脉络分析可知此处想要表示的意思是: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由于需要制作更多的硬币,硬币的最终成本可能是比纸币更高的,即对一开头的观点进行了反驳。A项的单位制造成本、C项的优点、D项的购买力均与题干无关。故答案选B。

例题3、道行不深、处事不慎,这个说法顺理成章。但这样的分析似乎又失之偏颇。大学生也是学生,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其防骗的免疫力取决于教育的质地,而不是“天然防护力”。换言之,学校的防骗教育不到位,才是大学生受骗的主因。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难免有套路。防骗教育的基本在于两个层面:一是告诉学生管制好自己的欲念。有些骗局,其实未必是“大学生专属”,即便是成年人或者世事洞明的长者,也有掉入圈套的概率。只要守住内心的自我律令,起码“中招”的概率会小很多。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A.如何降低大学生“中招”的概率

B.大学生防骗教育的第二个层面

C.如何提 高大学生的防诈骗技能

D.大学生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欲念

【答案】B。解析:题干首先引出一个问题,即大学生很容易被骗,接着分析被骗原因,即防骗教育不到位。然后介绍了防骗教育的两个层面,个层面是管制好自己的欲念。按照行文脉络分析,接着应该具体介绍防骗教育的第二个层面。故答案为B。

通过以上3个题目的学习,相信各位考生对于用行文脉络分析的方法来解推断下文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希望各位考生在做此类题型的时候,切莫只关注尾句,也需要分析题干的行文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