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是考生比较头疼的一部分,许多考生觉得没把握。为了帮助考生提分,文都公考老师帮助考生分析总结答题方法,整理常识备考知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明朝在对外关系上,一直都是保留宗主国的姿态,但却很少行驶宗主国的权力。这一点,从明朝开国之初就有这种状态。其中。最典型的是郑和下西洋和万邦来朝,以及戚继光抗倭。

  一、郑和下西洋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强了明朝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和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二、万邦来朝

  从明朝开始,中国就已经成为了“天朝上国”,这种姿态被清朝遗传了一个十成十。而作为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除了在乎自己的威严之外,更在乎的是藩国的尊重姿态。

  明朝周围各国都有着朝贡的体系,而且根据亲属关系不同有着不同的朝贡时间。对于这些藩国,朝贡是他们发财的道路,这也是明朝朝贡体系的特色——藩国朝贡物品往往会得到数倍数十倍的回赐。

  故而,明朝也限制各国的朝贡,亲近的藩属国甚至可以一年一次,一年两次,但关系疏远、地域较远的藩属国却被定位两年一次、三年一次,甚至还有五年一次的。这是一种宣誓主权的做法,但明朝这种态度不仅没有办法从藩属国获利,更会导致自身的持续失血。

  三、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将领戚继光受命到浙东抗倭,训练出作战勇敢,纪律良好的“戚家军”。1561年戚继光在浙东台州九战九捷,全歼该地倭寇,后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合作抗倭,至1565年,东南沿海倭寇肃清。

  更多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尽在文都公务员频道 ,这里有更前沿的考试资讯,更齐全的备考资料,更完善的考试题库 ,还有免费直播 可以学习,记得收藏本站哦!